日期:2025-07-20 06:36:35
文|咸菜
编辑|江娱迟
在本届亚洲杯比赛中,中国女篮已经顺利提前锁定了半决赛的席位。然而,接下来的对手个个实力强劲,而女篮目前的表现却未能达到预期,令不少球迷感到忧虑。
尤其是在与新西兰的比赛中,宫鲁鸣麾下的两位外线主力三分球合计仅10投1中,令人颇感意外。她们在场上的状态像是漫不经心的“混子”,侥幸以微弱优势赢得了比赛。正是这种状态的不稳定,让球迷们不禁担忧,球队该如何击败实力强大的澳大利亚女篮呢?
展开剩余87%在本届亚洲杯小组赛阶段,中国女篮展现出强大的统治力。她们先后以85-51大胜新西兰、91-69击败韩国,随后更以惊人的102-41狂胜印尼,三战全胜积6分,稳居小组第一,成功提前挺进半决赛。
根据赛程安排,球队将在7月19日晚7点半迎战B组第二名日本队与A组第三名新西兰队之间的胜者。
从小组赛表现来看,日本队虽然以2胜1负位列B组第二,但其具备亚洲顶尖的三分火力,小组赛三分命中率高达42%。归化球员斯蒂芬妮贡献了场均18分,整体打法偏向“小快灵”,注重速度与外线投射。
相比之下,新西兰队则仰仗内线高度和强硬对抗,虽然小组赛战绩为1胜2负,但其唯一胜场却是以75-60击败了韩国队,显示出不俗的冲击力和内线威胁。
尽管中国女篮小组赛净胜分高达101分,数据表现亮眼,但背后依然隐藏着一些隐忧。面对韩国队时,首节仅领先3分,依靠对手主力受伤才逐渐拉开比分。对阵新西兰时,虽然内线优势明显,但外线命中率只有33%,未能充分发挥远射威力。
进入半决赛,不论对手是日本还是新西兰,中国女篮都亟需解决“快攻效率”和“外线防守”两大难题。若遇日本队,必须严防其精准三分;若碰上新西兰,则需要加强篮板保护。借助赛程优势,球队更不能掉以轻心。
回顾过去三年对阵日本和新西兰的比赛,中国女篮占据明显优势。2023年亚洲杯半决赛以74-60击败日本,2024年热身赛则两度战胜新西兰。
但值得警惕的是,2025年热身赛中,日本队曾以68-65险胜中国女篮。当时中国队三分球22投仅命中5球,暴露了关键比赛中外线投射不稳的问题。
新西兰队虽然整体实力稍逊,但其美式硬朗打法在内线制造过不少麻烦。2024年热身赛中,新西兰内线球员伊娃场均摘下12个篮板,迫使中国队频繁调整防守策略。
小组赛的轻松大胜,可能让部分球员产生轻敌心理,但日本队的“外线三分雨”和新西兰队的“强硬对抗”依旧是潜在威胁。
宫鲁鸣教练需要利用好备战时间,重点演练“双塔与外线协防”战术,特别是要提升罗欣棫、翟若云等锋线球员的防守移动速度,避免重蹈热身赛中被对手快攻突破防线的覆辙。
然而,在小组赛第三场对阵新西兰的比赛中,宫鲁鸣寄予厚望的两大锋线悍将罗欣棫与翟若云却遭遇了“三分断电”的尴尬局面。
罗欣棫出场24分钟,三分球6投全失,仅靠两记两分和4次罚球收获8分,同时出现了2次失误;翟若云出场22分钟,三分4投1中,得到5分3篮板,命中率仅25%。
两人合计三分球10投仅中1球,全队三分球21投6中,命中率28.6%,远低于此前两场小组赛分别达到的40%和35%。
整体来看,罗欣棫本届亚洲杯前三场三分球15投仅中2球,命中率13.3%;翟若云12投6中,命中率50%,但关键比赛中两人合计10投1中的表现,直接导致球队在第二节出现得分停滞。
对比2023年亚洲杯,当时李梦、黄思静等老将场均能贡献8个三分球,而本届比赛中国队场均三分命中数仅为6.3个,锋线的远投能力明显下滑。
在两位新星状态低迷之时,30岁的老将黄思静成为了外线的“救火队员”。面对新西兰队,她三分球5投2中,拿下8分6篮板2抢断。
小组赛三场,她场均命中2个三分球,命中率达40%,是球队最稳定的外线得分点。但黄思静平均出场时间已达28分钟,在后续半决赛和决赛中,她的体能将面临严峻考验。
反观澳大利亚队的热身赛表现,其锋线主力凯拉和杰克逊场均三分球命中数高达3个,且擅长快攻中完成三分出手。如果中国队仍依赖黄思静单核支撑外线,很难在攻防转换节奏上与对手抗衡。
此外,宫鲁鸣目前的锋线轮换较为单薄,替补锋线李一凡和王馨雨两人场均合计仅有15分钟出场,三分命中率不足30%,难以有效分担主力负担。
澳大利亚女篮被视为本届亚洲杯的“实力标杆”,小组赛三场狂胜对手总共多达167分,场均净胜55.7分,攻防效率均居赛事首位。
其阵容由多名WNBA球员组成,平均身高高达1.85米,内线核心马格贝戈(1.96米)和玛丽安娜(1.93米)兼具身高和力量优势。
热身赛期间,她们曾让中国女篮内线韩旭、张子宇苦不堪言。首回合交锋中,韩旭12投仅3中,得8分;张子宇因伤缺阵,中国队内线命中率不足40%。
中国队的优势在于“双塔组合”,身高2.27米的张子宇在亚洲赛场堪称“降维打击”,小组赛场均贡献15分8篮板,命中率高达65%。韩旭则场均拿下12分6篮板,擅长中距离投篮。
但澳大利亚队的防守策略极为明确,他们利用移动速度封堵篮下空间,迫使中国队外线球员单打。热身赛第二场比赛中,中国队凭借王思雨和杨舒予的突破和分球,才以73-69完成逆转。
不过,中国队全场三分球29投仅中7球,命中率只有24%,暴露了“内线强大,外线乏力”的战术短板。
过去三年,中澳两队热身赛交手两次,中国队各胜一场。唯一胜利是在2025年7月8日长沙举行的热身赛,当时澳大利亚队缺少主力中锋马格贝戈,中国队通过末节高强度防守完成逆转。
但从整体实力来看,澳大利亚队世界排名第3,中国队排名第7,两者差距依然明显。
值得关注的是,澳大利亚队在小组赛期间并未派出全部主力,核心球员伊丽莎白·坎贝奇和瑞贝卡·阿伦均处于轮休状态,半决赛和决赛极有可能以“全主力阵容”出战。
中国队在与澳大利亚队的交锋中存在两大明显劣势:罚球命中率不足80%,热身赛首战16次罚球仅命中8次,关键时刻容易“送分”;失误控制欠佳,首回合交锋出现18次失误,被对手转化为22分,而澳大利亚队场均失误仅12次,攻防转换效率极高。
从小组赛的顺风顺水到半决赛面临硬仗,中国女篮正处于新老交替的关键考验期。
罗欣棫和翟若云三分球哑火,暴露了年轻球员成长中的阵痛,而澳大利亚队的强大实力则提醒球队,亚洲霸主的位置并非牢不可破。
只要全队放下包袱,充分发挥内线优势,拼抢每一个篮板,精准把握每一次外线机会,中国女篮依然有望在本届亚洲杯中续写辉煌篇章。
信息来源:环球时报2025-07-17
展望半决赛,中国女篮期待对手全力以赴
中国新闻网2025-07-16
34分大胜新西兰队 中国女篮晋级亚洲杯四强
发布于:天津市软件炒股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