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07-14 05:08:50
一轮空调荒,彻底击碎印度制造的幻想!如今想起来求中国出口了?
一、印度怎么就闹空调荒了?
印度这夏天,不是人过的。
2025年4月开始,新德里气温直奔48℃,贫民窟地表温度突破52℃。
大街上走一圈,跟进了烤炉似的。
医院急诊室全是中暑的,商场空调区排着千米长队。
可就算想买台空调,难如登天。
电商平台全是“缺货”,实体店空空荡荡。
国际能源署算过一笔账,到2050年印度得有10亿台空调才够。
可2024年全印度才9400万台,连未来需求的10%都不到。
这缺口怎么来的?
说白了,跟印度自己作的脱不了干系。
以前印度35%的空调整机从中国进口,质量好价格低,老百姓买得起。
后来非搞“抵制中国制造”,本土品牌又跟不上,可不就缺货了嘛。
二、压缩机被卡脖子,印度制造业啥水平?
空调这玩意,核心就在压缩机,相当于心脏。
印度本土品牌70%的压缩机得从中国进口。
2021年印度对中国制冷剂加征反倾销关税,结果?
制冷剂价格涨了,空调成本上去了,厂家要么涨价卖不出去,要么停产,恶性循环。
莫迪政府不是没动作,2021年砸了623亿卢比(约53亿人民币)补贴本土压缩机产业,豪言五年内超越中国。
结果?
四年过去,本土年产能才550万台,2025年市场需求1600万台,连零头都不够。
更可笑的是,印度造的压缩机成本比中国高30%,制冷效率还低15 - 20%。
说白了,就是进口中国核心部件换壳组装,所谓“国产化”就是换个外包装。
中国啥水平?
全球70%的压缩机产能在中国,美的单家年产能就10亿台,相当于印度全国需求的18倍。
广东美芝科技园从下单到交货最快6天,印度得6 - 8周。
这效率差距,没法比。
三、政策反复无常,印度坑了自己?
2025年3月,印度政府急了,出台政策免除部分空调零部件认证要求,从中国进口的压缩机和铜管不用走复杂流程了。
可这招效果有限。
认证豁免只是临时抱佛脚,工厂拿到零件再生产得几周时间。
中国供应商被之前的抵制政策伤了心,不敢轻易接单,怕印度又变卦。
而且就算零件到位,印度本土组装能力也跟不上。
很多工厂因为缺零件早就停工了。
以前印度对中国钢铁加征12%关税,转头就求中国压缩机。
这政策反复无常,把自己坑惨了。
四、缺电+基建拉胯,空调来了也用不上?
就算解决了空调供应,印度还有大问题——缺电。
很多人装了空调也不敢开,电网随时可能崩溃。
印度电网基建滞后,能源储备不足,输电损耗率高达22.7%,每发100度电,近23度浪费在破旧电网里。
空调负荷占城市电网容量的三分之一、老旧设备又加剧电力消耗。
这可不是单一的空调缺货问题,是整个国家的系统性问题。
基建跟不上,制造业没技术,光靠喊口号没用。
五、中国制造业啥实力?印度怎么比?
中国制造业啥水平?
从零件到整机全产业链覆盖。
压缩机、电机、芯片,要啥有啥。
针对印度电网电压波动大的痛点,中国厂商开发出内置稳压器的专用压缩机;
为适应高温环境,散热系统耐温阈值提升至60℃。
这种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,印度根本做不到。
政策放开后48小时,印度Flipkart平台上格力、小米空调销量暴涨280%,库存直接清空。
印度中产甚至开始“囤货”中国压缩机。
这就是市场选择,没啥可说的。
六、印度的困境,给我们啥启示?
印度这事,说白了就是想摆脱中国,实力又不允许。
想搞“自力更生”,本土技术落后,离开中国零件玩不转。
制造业不是靠喊口号、高补贴就能搞起来的,得踏踏实实搞研发,完善基础设施。
中国花了四十年构建全产业链,不是白来的。
从稀土提炼到精密机床,从变频控制到核心专利,我们样样不缺。
印度想弯道超车?
没那么容易。
最后总结:
印度这轮空调荒,表面是高温惹的祸,本质是制造业不行,政策瞎折腾。
抵制中国制造,结果把自己抵进了死胡同。
反观中国,产业链完整,技术过硬,市场认可。
这事也给我们提个醒,不管啥时候,把核心技术攥在自己手里,才是硬道理。
相信国家会越来越好,我们的制造业只会越来越强,没啥可担心的。
参考资料:1. 印度宣讲团成员:因高温病倒入院 RT今日俄罗斯 2025年6月3日
软件炒股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